2月6日,总投资290.2亿元的65个重大产业及配套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复产的鼓点已然敲响,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处处充盈着盎然生机。
2月7日,接续攻坚,总投资额70.6亿元的12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临朐县上下铆足劲、谋发展,到处升腾起澎湃活力。
连日来,临朐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步子不断加快,全面开启“双招双引”、项目建设、暖企扶企、外出招工等攻坚行动,仅半月时间,大动作频频,展现了临朐厚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实力,见证了临朐发挥优势抢机遇,坚定信心抓落实,振奋精神求突破,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紧迫和干劲。
一段时间以来,在位于临朐县城关街道的山东万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师傅们正加班加点赶制今年的首批订单。
“正在生产的节能环保石灰窑成套设备,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月份以来,公司已确定合同订单额达到40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山东万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段衍清说。
但在几个月前,该公司还面临缺少实物抵押、无法获得便捷等问题。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临朐县果断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创新利用企业专利权办理知识产权质押,成功1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同样,山东东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流动资金紧张、缺少实物抵押,临朐县通过为企业申请无担保措施的科创信用贷,仅用一周时间就成功为其900万元。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的服务企业专员走访企业时发现的,然后我们各级联动,对相关问题实现‘一企一策、一问题一方案’,着力及时解决。”临朐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刘鑫告诉记者,今年,该县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并更加突出服务企业专员的“金融服务员”等角色定位,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深化“科创百企”“金融服务润万企”“进百村入千企”等活动,帮助各类企业解决了一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山东米兰之窗系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服务企业专员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解决了从设备引进到落地运行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模式迭代,打造出全国首个系统铝合金窗工业4.0智能化生产线。
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两任服务企业专员以及科技、大数据等部门的接续支持下,研制出全球首台、全球最大的5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代表着国内外高端磁电选矿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尤其是在提升金融服务方面。该县瞄准金融供给侧这一切入点,探索创新银企对接、产品组合等“N”项措施,对接服务好每“1”家市场主体,为产业转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金融支撑。同时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办法》,对银行存贷比、政府民生项目和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信贷风险化解情况以及财源企业、特色产业的资金投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对年底考核优秀的银行予以奖励,提升银行服务发展积极性。
据介绍,运用12345热线与“潍企通”联动平台、“1+3”市县联动机制等手段,去年以来,该县已协调解决涉企重点难题2100余项,供应建设用地5219亩,为大项目、重点企业发放133亿元,“岗对岗”输送工人9400人。
临朐围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加力突破,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深入打造高端铝加工、新材料、高端食品、绿色建材、装备制造“五大园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聚“链式发展”。
身处山区,地缘优势并不显著的临朐,是如何走出科技创新、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融合聚变之路,厚植特色、放大特色的快速裂变之路的呢?
“关键一招”:组织开展“百企扩能”专项行动,围绕高端铝加工、新材料等行业领域,筛选145家企业总投资170亿元的151个项目,助企提质增效,打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这项行动中,该县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壮大磁技术、纳米碳材料等新兴产业,抢滩布局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力促一个个投资大、体量大的项目纷纷落户扩产提能,构筑起临朐工业的“四梁八柱”,撑起经济“大厦”的新“龙骨”。
在位于五井镇的山水水泥智能工厂改造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实现了全厂设备数据自动采集、控制及实时监测,生产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直接带动企业效益增长30%以上。
记者采访了解到,立足“五大园区”,临朐还围绕产业链部署技改扩能项目,逐个产业链条梳理缺失环节,先后新上能园新材料医药级电子级酯、恒辉新材料活性氧化铝等一批大项目,填补了高分子材料等产业发展的多项空白。
围绕培强壮大铝加工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加快产业资源横向集聚和垂直整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铝型材加工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据了解,去年以来,临朐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4家,新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1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省级“瞪羚”企业3家,华特磁电高梯度磁选机研发成果50天内连续获得两项世界第一。
在临朐,“开工一件事”“15分钟政务服务圈”是项目建设上新流行起来的热词。但其难度显而易见。靠什么干下去、做成功?就是敢于担当!对这项改革,临朐敢于“刀刃向内”、打破壁垒,助推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项目开工建设前,临朐审批服务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就现场给我们提供‘多对一’指导服务,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讨论施工图纸设计各个环节数据问题,一次性出具图纸设计条件,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施工图纸设计时间,促进项目建设加快了进度。”日前,临朐千喜鹤预制菜项目负责人董伟如是说。
据董伟介绍,以往施工图纸设计期间,都是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自行与水、电、气、暖、通信等部门对接,然后根据相关数据信息,逐步完成图纸设计,这期间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临朐,审批服务局牵头协调各相关单位到项目工地现场办公,将水、电、气、暖、通信、排水等各类审批实行“一张表单”、一次填报,联合勘验,一次办成,大大缩减了审批时限。
对此,临朐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海表示,围绕促进重点项目建设,该县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开工一件事”,推行探索“1+2+N”模式,即“一张网,两条主线项政务服务事项镇街办,98项政务服务事项社区办,80%高频事项就近办。
以此为基础,临朐打造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的“1个政务中心+14个镇街园区+117个社区+N个小区(村)”的市政设施联合报装服务大网格,主动服务,全程跟踪。
此模式下,临朐亿莱盛陶瓷新材料项目仅用3天时间即核发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开工意见书,项目开工时间比预期提前20余天。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刘海告诉记者,他们重置审批体系,先后两次下放企业开办、占用城市绿地等70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到镇街办理,在全市率先实现“县镇同权、全域可办”,累计办理2.5万余件业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