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立秋后,我县730亩寒地小龙虾迎来了丰收时刻,8万尾小龙虾个体50克到70克,达到“炮头”级别。
在下亮子乡亮鲜村寒地小龙虾养殖基地,虾农们手法娴熟地收笼、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每一筐鲜活的龙虾都代表着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今年5月,养殖户赵宝才头一年试养就投放了5万尾小龙虾,到了起虾收获时,让他信心倍增。
下亮子乡亮鲜村小龙虾养殖户赵宝才:看咱这寒地小龙虾,多带劲。来的时候春天,小苗不大点都看不着,一开始头一个月前看不着龙虾,都失去信心了,后来看到龙虾这效果不错。给商贩打电话都嫌我这龙虾太大。
除了这30亩池塘养殖,今年,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大力推广虾稻共作、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稻田养殖面积从去年的70亩扩大至700亩,全县实现寒地小龙虾总产量4000余斤的显著突破,产值超20万元,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红火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立军:看看我们这龙虾,长势多好,这大钳子,通红的,一个大概五六十克。看看多招人稀罕。
阳光下的稻田波光粼粼,深红色的小龙虾个个张牙舞爪。养殖户告诉记者,小龙虾的规格区分,最大的就是一两(50克以上)的小龙虾,在行业里面称为“两虾”,还有一个称呼就是“炮头”,在各大餐饮店和夜市摊档都在竞相争购,可见其吸引力之大。
某餐饮店经理郑颖:现在正是小龙虾肥美的季节,经过我们厨师烹饪之后,有油焖、蒜蓉、干煸三种口味,非常受顾客喜欢,每天的需求量比较大,一天能卖一百多斤。
因我县气候适宜,5月到8月的天气大部分处于小龙虾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为寒地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样的气候特点使得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确保小龙虾养殖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小组积极采取行动,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好“钱”景。
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玉霞:现在正好是南方小龙虾的市场空白期,所以我们现在小龙虾在当地销售会供不应求。我们水产总站主要是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首先是从苗种的选用,到饲料的选用再到疫病防控,我们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而让养殖户增强了养殖信心。明年我们希望把小龙虾的项目继续做大做强,力争面积能达到2000亩左右,给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