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6月18日电(记者胡苏)福建省紧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兴产业”,以龙头企业的振兴,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健康运行的有力支撑。
进入6月份,群峰智能机械股份公司总经理詹弘哲几乎天天加班。他正忙着为最新研发的特种车申请生产许可。“如果进展顺利,我们这款转型产品,下半年就可实现量产。”詹弘哲说。
詹弘哲的底气,源自近年来福建省对龙头企业持续不断的“给力”。群峰智能机械是福建省国际知名品牌、省级创新型企业,产品出口全球106个国家。去年公司给员工建设245套公租房,获得近300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
今年以来,福建省政府接连出台《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7条措施”,发挥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叠加效应”,支持和鼓励产业龙头创新发展、市场开拓和兼并重组。
过去福建的国有投入少、工业基础薄弱;“漫天星星,不见月亮”,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缺乏大型项目的支撑。
福建省认为,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当前都要把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作为主攻方向,这是“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基础。要筛选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
为强化“龙头”效应,福建省建立起央企、民企和外企“三维”项目对接跟踪管理系统。截至今年3月底,纳入系统管理的项目已达3378个;仅一季度,“三维”项目就已完成投资11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