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一:不同的大势有不同的选择。升势的时候选择板块类的个股;盘整的时候突破的个股比较好;跌势的时候我是不会做板块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龙头股以外的个股也不会跟着被带上来。
条件二:选择龙头股。假如在领头的股票身上赚不到钱又怎能在别的股票身上赚钱呢?即使我要做整个板块,也是有一只的筹码比较集中的作为领头羊。同样的,即使是超跌反弹等行情也都是有筹码最集中的。
条件六:不要相信越跌越买的言论。经过风险的量化可以发现,越跌越买比越涨越买的风险大得多。如果跌到止损位,果断卖出。
条件七:顺势而为。但要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涨了五六天的股票明天还会涨吗?要点:所有所有的一切,成交量?换手率相对较大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很喜欢买当天的换手率在15%-20%以上的股票。这也关系到你在获利后是否可以顺利出局。
打板只是想象起来风险大,事实上,它的风险是所有方式中最低的。这一篇开始,我们讲进阶战法。我只讲战法,你可以思考逻辑。
第一根涨停是一种态度,随后的缩量回调都在第一根涨停实体内,所以第二根涨停的抛压基本不大。并且第二根K线最好不要放太大量,因为这样属于自然涨停,趋势上的自然涨停。并且,调整的时间越长,调整期间越强势,调整K线实体越小,第二个涨停板越强,后市的涨势越凶猛,当然如果再是热门题材的龙头,锦上添花。
1、两根K线之间的调整时间并没有固定,看个股的情况而定,主要是要缩量,那么时间越久,浮筹清洗的就越干净,后市拉起来抛压就越小,走的就越长远。(有兴趣的,这个可以拿科恒去和星星科技做个对比,就知道为什么星星科技走的不长远,还可以对比坚瑞消防的被闷。)
2、实战中,调整期间,并不会严格在第一根K线实体内,有上下震荡的、有挖坑的、有超强势的,但所有的一切都在第二根K线出现的时候得到确认。
3、每一种战法的应用都是有条件的,在涨幅末期,波段涨幅太高,均线太过于发散的情况,都要小心,规避。同一种图形不同的情况下,是开始也可以是结束。
战法,只是参考。最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标准的图形和收益只存在于理论上,实践中,变种很多,需要依照具体的市场情况进行判断,择机行事。
说了这么多,大家心里都有数,我还是要强调,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没有那么多条框式的数据和限制,简单说下参考的买点。
1、第一个涨停或长阳之后,缩量回调的量缩到极致或者开始出现小阳小放量的时候,可以考虑进场埋伏。
2、第二个涨停板或者长阳,突破前涨停阻力位或收盘确认的时候可以直接进场,或者当天涨停打板进场。
3、第二个涨停或长阳,次日或随后几日如果有调整就在调整的时候择机进场,进场具体位置可以参考前两篇。
当然,也可以综合这三种情况分仓进场,这就涉及到仓位管理,在此不多讲,大家依照自己的模式自己判断就好。
打板操作是众多模式中的一种,虽然从结果来看是最优的一种(A股目前的游资大佬基本都是打板做大的),同时也是成功做大的人数最多的一种,但打板并不代表必赚,依然有很多人打板亏损严重。因此,我们除了弄清楚哪些板可打,如何打之外,更应该明白通常造成亏损的打板操作原因是什么,以便在交易中交易中时时警惕规避。
2.打板时机错误。在大盘环境转弱或者大盘处于弱势区间打板操作,在板块题材到了强转弱的时候打板,在板块或者个股进入右侧区间后打反弹板。
5.思考过于主观臆测能上板而在涨停前提前买入(本质上打板是跟随,扫板提前买是。扫板后若未能上板则次日大概率低开;另外领涨股不一定是龙头,有时候跟涨票会后来居上抢先上板抢夺龙头地位)
7.一旦买错或买入后表现不及预期,未能及时了结卖出,造成亏损扩大化同时错过好机会,心态也会失衡。买错后抱有幻想不及时止损是最坏事的习惯,不仅会买错时亏更多还会错过其他机会,其根源在于思维收到情绪化控制,认识不到机会成本及操作的长期性整体性)
8.缺乏耐心经不住,二流机会出现时便急于出手,等到真正的一流极品机会出现时已没进攻。不仅浪费极品机会还可能在二流机会上亏钱。
9.缺乏主线思维,看盘抓不住重点,打了一些次主流、支流、莫名奇妙乱七八糟的涨停板。须知打板操作只有打主流板才最安全盈利最快。
在这场局里,随机游荡的k线和无序的涨跌,很容易把自己变性弱点的俘虏,即使开局之前再明确的交易规则在恐惧和贪婪面前也变得一文不值,没有了一致性的交易规则还怎么谈一致性的获利,如果获利变成了侥幸,亏损变成了必然,那么对交易者来说这注定了是一场败局。
其实,对于市场行为的分析,没有必要分析的那么深奥,因为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尽管拥有丰厚的知识,但是在开盘的时候所有的知识和技巧都会被丢到九霄云外去,凭借的几乎都是人的本能,交易经验的累加,并不是单纯交易技术的突进,尤其在交易几年之后,对于技术和理论的理解几乎都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但是交易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精进则是没有上限的,这种由交易行为上的谨慎传导的交易心态的谨慎和稳定,则会是交易者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所有优秀的交易者在别的地方也会体现出不一样的优秀。
甚至,站在周期性的角度来看,所有交易者的观点都是对的,行情终归会上涨,行情也终归会上涨,但是这个前提是周期,所有的分析都必须放在某个市场大势的某个小的时间节点上来说才有意义,但交易者不是分析师,不是简单的说上涨或是下跌就可以,而是必须找到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才会有赚钱的机会,否则说的再多也没有意义,时间点就是机会。
这个等待机会出现的能力,并不是刻意靠模拟多少次就可以学会的,而是每一个身处场内的交易者在经历过多少次懊悔,甚至恼怒而又不甘心放弃之后凝结出来的,每一朵能力之花实际上都是磨砺在心灵上留下的伤疤。
行情每时每刻都在涨跌,但是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不多,这是交易者应该学会的第一课,更不要想什么可以每次都能从低点抓到高点,这样的市场永远都不会存在,因为作为你的对手,也就是“别人”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所以,等待就成了交易者必须要学会的能力,等待机会,也就是等待你和别人谁先犯错,也就是你和别人谁先跟自己的人性弱点变成了敌人,所以盈利的程度并不却决于你,而是取决于你对手的犯错程度,每次开仓之前,先问自己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在这个地方来仓,一是,我和我的对手谁在犯错?而是自己是否已经被人性的弱点俘虏了?
等待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等的是一个交易信号,每一个交易者都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这是前提,等待是抽象的,但是盈利和亏损都是真实的,这个交易信号也不会绝对的盈利,可能你隐忍着等来的却是一次亏损,放掉的却是一次盈利,虽然感觉会很懊恼,但这确实是交易的一种常态。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信任自己的交易系统,坚守自己的交易信念,决然没有必要给自己设定一个非生即死绝对的目标,只要我们控制住自己的人性,仔细打磨进出场规则和资金管理规则,剩下的就看自己和对手谁先犯错,对错之间往往就是那么棋差一招,这才是高手过招应有的态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