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5日电 (刘忠俊 贾兆坤)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11月5日透露,研究人员发现,时隔近一年该市一只救助放归野外的游隼“阳阳”从遥远的俄罗斯贝加尔湖畔返回四川成都境内。
2022年12月27日,成都市救护猛禽放归卫星追踪活动在邛崃市南宝山镇秋园村麻布坪进行,其中在简阳市获救的一只恢复健康的雌性游隼“阳阳”佩戴着小型卫星,被放归野外。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定时回传的数据,了解放归猛禽的生活节律,以及栖息繁殖等信息,也为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后续追踪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游隼“阳阳”放归后,短暂迁徙到荥经县龙苍沟,随后又迅速北返,回到简阳救护点,在成都度过2023年春节。随着气候回暖,游隼“阳阳”开始了春季北迁之旅,最终在俄罗斯贝加尔湖畔安顿下来。
2023年9月29日,随着高纬度地区气温降低,研究人员发现“阳阳”开始向南飞越了贝加尔湖,开始南迁并踏上归途。10月13日,研究人员通过卫星传回的数据,确认“阳阳”已回到成都简阳市境内。
为进一步确认“阳阳”生存状态,救助过的工作人员与研究人员迅速赶赴简阳,试图寻找“阳阳”身影。不负众望,大家再次记录下“阳阳”身影。回到自己熟悉的地盘,游隼“阳阳”像之前一样,喜欢停歇于高层建筑顶部。“研究人员在高楼间发现了其猎杀并带回的黑水鸡尸体,说明放归后的‘阳阳’健康状态相当不错。”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诗军称。
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每年都有大量猛禽沿东亚-澳大利亚和中亚2条关键候鸟迁徙路线途经成都。这条漫漫长路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性,每年迁徙路上都会发现许多因各种原因“掉队”的猛禽。“通过对游隼‘阳阳’的持续追踪监测,证明科学救护工作能帮助部分受伤猛禽重返蓝天,也让科研人员更准确了解猛禽迁徙路线。”张诗军表示。
目前,成都市已为7只放归的猛禽安装了卫星,包括草原雕、白肩雕、金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希望进一步揭示不同种类猛禽间迁徙路线差异,更有针对性对迁徙猛禽开展保护工作。”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刘皿称。(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